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组织体系 新闻中心 文件资料 招募培训 专题活动 互动留言 青春风采
公众节水:意识强行动少
 

发布日期:2013-10-23 20:10:04 【公益新闻】 浏览次数:849 作者:admin

    河北农村的一个早晨,暂住农户家中调研的华东理工大学学生刘飞洗完脸,习惯性地把洗脸水泼在地上。一位乡亲急忙喊道:“娃儿,这水还得喂牲畜呢,村里两天才放一次水,打一次不容易啊。”

    在这次名为“水资源极度短缺下公众节水意识与节水行动的研究”调研行动中,上海华东理工大学53名大学生分赴京津冀地区520个街道(乡镇)进行调研,调研结果令人咋舌。

    “农村人可能说不出自己有什么节水意识,但实际节水行为较普遍,节水意识较强;城市居民大多觉得自己有较强的节水意识,但实际情况与他们的自我感觉存在较大差距。”课题组成员、华东理工大学学生吴晓晓拿出一份详实的调研报告,其中的一组数据令人印象深刻。

    报告显示,北京、天津、河北3地的居民对自身的节水意识打分平均约76分,而根据问卷调查中客观题的测试结果,3地居民节水意识的实际得分仅为54分左右。也就是说,居民自我感觉与实际情况相比,存在22分的差距。

    在北京市丰台区某居民小区入户调研时,吴晓晓见到过这样的情形,“问他有没有良好的节水意识,他说自己节水意识很强。但我看见他家的孩子正在水龙头下玩水,他也没去阻止。”

    一个鲜明的对比是,吴晓晓在河北农村与村民同吃同住的5天里,她发现,农民平日用来洗漱的水竟被一而再、再而三地多次循环使用;而在北京旅行时,她又发现,同样缺水的北京,普通百姓的节水意识并不强烈,“习惯性地把水龙头拧到尽可能大,任白花花的水大量流出,显得挺‘阔绰’。”

    当被问及“生活中,您在田间地头或在公园小区里看到明显属于浪费用水的漫灌时,您会上前劝说或阻止吗”时,大多数人表示“不会主动劝说”。“这道题主要考量需要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才能实现节水的目的时,公众表现如何。结果反映,3地居民节水行动指数普遍低于平均值2,说明居民对需要通过沟通劝说才能实现节水的行为意愿不强。”

    吴晓晓说,根据调查,京津冀3地居民在私人领域从事节水行动的意愿比在公共领域从事节水行动的意愿“强烈很多”。“有些住户在家里水龙头下放着一个脸盆接水,节水习惯非常好。但到公共卫生间,看到水龙头开着,他却不会主动走两步去关。”

    据悉,“水资源极度短缺下公众节水意识与节水行动的研究”课题是第十三届“挑战杯”参赛项目中,不多的几个由理工科院校学生牵头发起调研的社科类选题。华东理工大学团委书记倪炜告诉记者,理工科学生通过参与社科项目的调研,有效弥补了理科生的“短板”——与人沟通的能力。

    周元凯是华东理工大学机械化工专业的学生,这次参与节水行动的调研,令他感觉“能力倍增”。

    入户访谈前几天,他总是捧着笔记本埋头与人对话,语气生硬,“请问你家附近有没有污染企业?水污染情况严重么?”这时,几乎每一名被访者都用“没有”、“不知道”将他搪塞过去。

    几天下来,他尝试换方法。卷起裤腿、扛起锄头,走进田间地头与农民一起劳动,边干活、边聊天。“以前觉得跟陌生人聊天好尴尬,现在不会了。”周元凯告诉记者,社科调研中,自己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跟人打交道”。


来源:中国青年报

吕梁志愿服务网
Copyright @ 吕梁志愿者 All Right Reserved.
晋ICP备09006000号
安全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