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太太张欣有段时间经常咳嗽,我就想知道原因是什么,结果寻着寻着,就知道了PM2.5。”地产大亨潘石屹因为关爱自己太太的身体健康,因此将每天关注空气质量变成了自己的生活习惯。
之后的不久,北京城滚滚袭来雾霾,恰好给潘石屹消弭了“无理取闹”的可能,为北京空气问题提供了确凿有力的真凭实据,让人们特别关注并意识到了保护环境、抵抗空气污染的迫切性。
潘石屹等人的相关环保行动的影响力被迅速放大,甚至更让相关决策层面也关注了PM2.5的危害,并积极出台空气治理的公益政策。有人说,潘石屹因为PM2.5,成为了今天当之无愧的环保公益“急先锋”,不料潘石屹本人却不太喜欢这个飘着浓烈“幸运”意味的公益雅号,他坚决地反对凭仗“运气”做公益的方式方法。
潘石屹告诉记者:“我的本职工作是盖房子,我的房子盖得不好你可以质疑,环保方面我的确是歪打正着的,如果潘石屹因为这个东西而获得了什么殊荣,我会惭愧地往地底下钻的,既然要做公益,我们就不要去装,不要靠着幸运来做事儿,还是要踏实、真实地来对待公益。这是我的心里话。”
人物档案:潘石屹,甘肃天水人,毕业于中国管道学院,1992年与他人合作创办北京万通责任有限公司,1995年与夫人张欣共同创立了SOHO中国有限公司,现任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
潘石屹被看作是当今中国最活跃、最具有鲜明个性的房地产领袖之一,他成功地利用其个人博客和微博推广SOHO品牌建立起个人形象,仅新浪微博就有超过一千五百万的粉丝。
记者:一方面你是空气污染防治的传播者,但之前也有人批评过你,说你是PM2.5制造者,你怎么看待这个事情?
潘石屹:关于PM2.5的公开,我是歪打正着做了这个事情。我觉得现在还有一些人对PM2.5的认识,存在一些偏差。前一段时间有一个媒体做了一个调查,就在大街上问路人,真正知道PM2.5的人只占20%左右,说明5个人里面只有1个人知道。其实人人都是PM2.5的制造者,只要我们生活,要开车,要工作,都是制造者,但也都是受害者,谁都不例外。
说我们开发商制造PM2.5更多,这可能主要是指工地的扬尘,但工地的扬尘不是PM2.5,颗粒更大一点,大概PM100左右。当然这个东西对身体也不好,我想中国在建设的过程中,最重要的还是要让公众来监督。我们每天把工地的情况、照片在微博上公开,谁如果发现问题告诉我们,因为我们分包单位也很多,实际上公众对我们的监督,也是让我们来监督分包单位的一个手段,所有的事情最好的办法是公开透明,就怕偷偷摸摸。偷偷摸摸就很容易出问题。比如我们面临着一个大的灾难,因为你偷偷摸摸的,可能我们都不知道,预防的措施都没有。
记者:其实通过PM2.5的播报形成了一种潘石屹环保效益,那么,你会把你这种效益复制给其他的企业家吗?
潘石屹:其实这就是一个巧合,第一个我绝对不是这方面的专家,大概在3年前,我不知道PM2.5是什么,只听一个朋友给我说了一个空气中有个很细小的东西,这个细小的东西可以穿过肺泡进入血液,对人的伤害非常大。过了一段,阴差阳错,突然发现美国使馆天天在公布。我说既然我知道了,能不能让更多的人知道,我的出发点很单纯,最后这个事越搞越大,美国的一家报纸说我的公益行动彰显了中国的制度漏洞,结果外交部的新闻发言人、环保部的副部长、北京市环保局的副局长也找我谈话,各种各样的压力都来了。
我觉得我怎么闯这么大一个祸呢?我热爱党,热爱社会职业,遵纪守法,怎么闯这么大一个祸。所以一开始我也不想干,最后也是阴差阳错的,也是非常“幸运”地得到了大领导重视,因此这个PM2.5标准的出台是出乎意料地快。这根本不是我的功劳,对中国空气治理有贡献的有那么多的专家、非政府组织、专职环保志愿者、医生等等的努力,这个标准才可以制定出来,所以我来前面领这个功劳,是不合适的。
我始终认为,所谓“潘石屹的环保行动”的幸运性是没法复制的。现在回过头来看中国的国家PM2.5的标准能够出台,能够在每一个城市检测公布这个数字,一路都是巧合。
记者:既然你的这种幸运环保模式无法复制,那么,你觉得能抓到根本、长久解决PM2.5空气问题的环保模式是什么呢?
潘石屹:我觉得,真正的环保公益不能仰仗“运气”。事实上,关于制定治理PM2.5策略的事情,我询问了一下比尔·盖茨,盖茨说,空气污染的事情主要是我们能源消耗的问题,现在消耗煤、耗电,消耗太阳能和风能都远远不够人类的需要,他认为真正的解决人类所需要的能耗方案,是发展核电,如果第四代核电站出现之后,整个安全问题就彻底解决了,发展核电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而且核电的安全性,比挖煤的安全性要高得多,这是一个观点。
现在其实是一个数据时代,这个基础数据是特别重要的,去年我被请过去做了一个PM2.5应对方案,在PM2.5里面,PM1占了85%以上,我们测的主要是PM1,PM1对人体伤害比PM2.5还要大。为什么我们现在叫PM2.5,不叫PM1了,因为美国积累了40年的数据,所以这个数据积累,对我们下一步如何治理,它对人体到底造成多大伤害特别关键。
如果没有我们这个数据积累是很成问题的。至于这个积累数据的时候,让不让别人知道都不重要,只要你把这些数据整个积累下来,十几、二十年,这对我们治理PM2.5就是最根本的科学依据。我自己买了一个设备来检测空气质量,不过这个设备要十几万块钱人民币。
记者:我们现在国家在房地产开发的时候,很多地方开发了江景房、湖景房、海景房等等。但有时候他们破坏了湿地和环境。当商人利益和公众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企业家应该如何去做?
潘石屹:其实对商人来说还是需要法律,因为政府有规划法,他只要规划了,这个地方是建设用地,他就开发,规划这条是绿地、是公园、是湿地,你就不能碰。如果说违背了法律,你一个开发商非要违法,到湿地到公园去建房子,不管是什么背景的人,危害大还是小,都应该受到谴责和惩罚。
记者:你是微博达人,让人们印象深刻的除了每天播报PM2.5天气情况外,你还经常转发公益性质的微博,因为你的粉丝数量非常大,也引起了更多转发。那么,你对微博这种新媒体的公益宣传模式怎么看?
潘石屹:这是一个微博的公益传播问题,你所有的出发点应该是追求真实的,在微博上面最怕的、人们很反感的就是装,“装”这个词就让人很反感。我就是普通话讲不好,就讲甘肃天水话,你哪怕错了就错了,标点、错字,都没人挑你毛病,最讨厌的就是装。所以我觉得微博真诚是非常重要的。另外一个,做公益微博的转发,你还不能够有私利,想着打一个广告,想着赚个粉丝,想着搞一个噱头,千万不要搞。
我觉得最重要是这样两点,如果有这样两点,你就不会犯太大错误,犯了错误也不要紧,谁不会犯错误。比如开始对一个事情不了解,丢了个小孩子之类的我转发了,但是人家就是骗子,我赶紧删掉就行了,这个东西我也是出于善意,出了这样的事情,我就犯了这样的错误。
记者:所以你是要拒绝公益营销吗?如果这样的话,不通过媒体去传播这个东西、不去营销,怎么去扩大影响力呢?这是一个矛盾吗?
潘石屹:公益营销要特别好心,因为第一,公益营销真真假假,有好多人他不是为了公益,他就是含有各种各样别的目的,这个非常不好。第二个,像我们这样的,有好多朋友说,有一个小孩得白血病了,你帮着转一下,我说千万不能转,我给你点钱你治去吧,我一转的话一堆人骂我,你让别人一块两块地捐,你为什么不捐呢?像这样的东西,我是不能转发的。而像拒绝吃鱼翅这个活动我就能转。因为转完以后,我就可以受别人的监督,你想,我都转这种公益的东西了我就不能吃了,这就是监督的力量。
所以说,做公益营销,不是营销完了就成了,还要接受监督力量的检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