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组织体系 新闻中心 文件资料 招募培训 专题活动 互动留言 青春风采
“陌生人社会”同样需要雷锋精神
 

发布日期:2013-03-05 08:09:35 【文件资料】 浏览次数:1400 作者:admin

   又是一个“学雷锋日”。一般来讲,但凡需要组织学习的,说明在这方面是欠缺的;但凡提倡的,说明当下符合提倡内容的很少,正如我们之所以不需要倡导吃饭,是因为人人都能自觉做到。
   雷锋精神,不外乎帮助他人、急他人所急、想他人所想,把这样一种普世的、既为人当应有的“精神”拿出来高调宣传,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前不久,朋友讲的一个国外留学期间的故事让我很是感慨。
   朋友一次驾车外出办事,为赶时间遭遇车祸,好在人只受轻伤。让他没想到的是,后续车辆全部有序地停了下来,一群金发碧眼的老外,从自己的车上拿出毛毯、食物和急救工具,上前询问其伤势。在确定人员安全,车尚可继续行驶后,参与救援者将朋友的车推到路边,一再叮嘱后才离开。
   异国他乡的经历让朋友倍感温馨,也感慨万分。朋友告诉我,老外没有学雷锋活动,但在他留学的国家,帮助别人是很自然的事,那已经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
   与此相对应的是,今年春节当天,作家郑渊洁81岁的母亲外出,老人下台阶时向一女孩伸手,期望得到搀扶,女孩却被家长告诫“小心被讹”。人与人之间信任的话题,随即再度引爆网络。巧的是,此前不久发布的《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蓝皮书显示,逾七成受访者不敢相信陌生人。对这一数据的准确度我们姑且不论,但至少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下社会的信任危机。
   正如美国知名学者福山所言,对多数人的不信任使得每个人都生活在谨慎和相互提防中。这种互不信任,正逐渐固化为我们社会的性格,长久将成为一种不信任文化。
   伴随着市场经济,中国逐步进入“陌生人社会”。对于别人,我们更多地是一个陌生人。与雷锋时代助人为乐相比,我们早已不再敢去扶倒地的老人。其实,我们不是不想帮助陌生人,而是不敢帮助陌生人,因为有太多的帮助陌生人而被骗的案例发生。它们也许只是个例,但通过媒介放大后,加剧了社会成员之间的防备心理。“好人有好报”的传统,被“别和陌生人说话”替代。
   也许我们可以将这一切归咎于人际关系的冷漠、社会道德的滑坡,但归根结底,是我们这个社会缺乏对善举保护、弘扬的氛围和机制。一个文明社会,需要对善良个体的保护和褒扬——我们不敢扶起马路上摔倒的老人,是因为可能被讹,还没人站出来作证;我们不敢站出来制止不法行为,是因为可能在受到围攻时,路人宁愿围观也不愿挺身而出、拔刀相助。“勿以善小而不为”,我们帮助别人,不是因为我们高尚,仅仅是因为,也许有一天我们也需要别人的帮助。社会信任体系的重塑,需要的是经济文化的同步发展,过程漫长。但是,如果每个人都力所能及地帮助需要帮助的人,那么,社会的正能量就会无限放大,再放大。
   我们希望人人都能帮助他人,但不希望帮人者为此而付出高昂的代价。当帮助别人不再是一种冒险行为,当帮人者能在精神和物质上得到相应的补偿,这样,当自己需要帮助时,身边的陌生人才会伸出援手。“陌生人社会”的恐怖在于,“帮助别人”成为奢侈品。帮助他人、急他人所急、想他人所想,当内存于国民心里的能量不再蛰伏,可以尽情释放,雷锋精神,就会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如影随形。
   何时,我们不再号召大家学雷锋?


来源:三晋都市报

吕梁志愿服务网
Copyright @ 吕梁志愿者 All Right Reserved.
晋ICP备09006000号
安全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