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来自太原师范学院大一的学生高欣阳,这个假期我参加了吕梁市离石区青年志愿者协会青春兴晋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我担任儿童服务站助教岗位,主要负责为孩子们提供课业辅导、组织兴趣活动以及开展安全教育等工作。这段经历就像一场温暖且充满挑战的旅程,让我收获满满,也对社会责任和个人成长有了全新的感悟。
实践内容与过程
在儿童服务站,每天都充满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和对知识的渴望。课业辅导是日常工作的重要部分。面对不同年级、不同学习基础的孩子,我需要因材施教。有些孩子在数学计算上卡壳,我就从基础运算规则讲起,用简单易懂的例子帮助他们理解;有些孩子对语文阅读和写作感到头疼,我便陪着他们逐字逐句分析文章,引导他们发挥想象力,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不少孩子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转变,学习成绩也逐步提升。
除了课业,培养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同样重要。我和其他志愿者一起策划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绘画课上,孩子们用五彩画笔描绘出心中的美好世界,有的画家人手牵手的温馨画面,有的画充满奇幻色彩的城堡;手工课中,我们一起折纸、捏黏土、制作小灯笼,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在音乐活动中,孩子们跟着节拍唱歌,学习简单的乐器演奏,感受音乐的魅力,原本内向的小朋友在音乐的熏陶下,变得开朗自信,还主动在大家面前表演唱歌。通过“彩泥中国结”小朋友们对中国传统新年文化和中国结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们了解到中国结不仅是一种装饰品,更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增强了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在制作彩泥中国结的过程中,小朋友们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充分锻炼。他们需要运用手部精细动作,将彩泥塑形、拼接。同时,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对传统中国结进行创新设计,培养了创新思维。还有其他多种多样的主题活动,让小朋友们的综合素质有了极大的提高。实践中发现的问题
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也并非一帆风顺。儿童服务站的资源相对有限,开展活动时物资时常短缺。比如绘画课上,彩笔、画纸数量不足,手工课材料种类单一,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活动的效果和孩子们的参与度。同时,志愿者的流动性较大,新老志愿者交接工作时容易出现信息不畅通的情况,影响服务的连贯性。而且,孩子们的需求各不相同,要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下满足每个孩子的个性化需求,难度不小。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积极向社会各界寻求帮助,通过线上募捐、联系爱心企业等方式,筹集到了一批学习用品和活动物资。针对志愿者流动问题,我们建立了详细的工作记录文档和线上交流群,方便新志愿者快速了解工作内容和孩子们的情况。实践收获
这次在儿童服务站的实践经历,让我成长了许多。我学会了如何与孩子们有效沟通,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组织活动的过程中,我的组织协调能力得到了极大锻炼,从活动策划、物资准备到现场执行,每个环节都需要精心安排。这段经历也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明白了自己的点滴付出能给孩子们带来积极的影响。结语
未来,我希望能继续参与这样的实践活动,不断优化服务内容和方式,为孩子们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也期待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到儿童服务站的志愿服务中来,用青春和热情为孩子们的梦想助力,让儿童服务站成为孩子们温暖的港湾和成长的摇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