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组织体系 新闻中心 文件资料 招募培训 专题活动 互动留言 青春风采
为了支教时的承诺 慈溪女孩千里赴黔送字典
 

发布日期:2012-02-01 12:11:34 【公益新闻】 浏览次数:1234 作者:admin

        一年半前,当时在四川大学读书的慈溪女孩邹丹丹暑假远赴贵州支教,离开山区时,她向孩子们许下诺言:“我会回来看你们的,给你们带《新华字典》。”春节七天假期里,这位已经考上公务员的女孩为了兑现这个承诺,背着50本字典去贵州看望那些时刻令她牵挂的孩子们。

  女大学生深山支教

  2010年7月,在川大文学与新闻学院读大四的邹丹丹和两名同学结伴,前往贵州黔南州长顺县敦操乡打召小学支教。

  敦操乡距离长顺县城约四个小时车程,到学校还必须再走两个小时山路。“我们到那里的第一天,整个学校都沸腾了,孩子们虽然因为陌生显得有点拘谨,但仍然抑制不住喜悦之情,把我们团团围住。”大学生志愿者白天给孩子们上课,晚上陪他们做游戏、看星星,周末去家访。“家访的内容很简单,也很心酸。我们会问家里有多少苞谷地、有几头猪和牛,直至问到孩子是否会读下去。孩子们的眼神透露着对知识的渴望,但他们的回答却一模一样‘我爸妈要我读,我就读下去’。”孩子们一贫如洗的家境深深触动了邹丹丹。

  支教期间,让邹丹丹最为揪心的是,孩子们缺少御寒的衣物和一本《新华字典》。“他们衣服很破旧,有的直接从袖口一直裂开到衣服下摆。一年四季,就那么几套衣服。他们也没有像样的书包,像《新华字典》这样的工具书更是一种‘奢侈品’,一个班共用一本字典的情况很普遍,遇到不会写的字只能用拼音或叉叉替代。”

  结束为期两个月的支教,望着孩子们恋恋不舍的神情,邹丹丹许下一个承诺:“我会回来看你们的,到时候给你们带《新华字典》。”

  那一颗心始终牵挂

  回到慈溪后,邹丹丹积极奔走,募集了好几批爱心冬衣,发往打召小学,还有不少富有爱心的单位和市民与邹丹丹联系,对打召小学提供资助,与贫困学生结对。

  去年下半年,大学毕业后的邹丹丹考上了卫生监督所的公务员,工作变得忙碌起来。但她的那颗心始终牵挂着打召小学,牵挂着那里的孩子们。

  “我决定大年初一去贵州,给孩子们送字典。”邹丹丹提前买了火车票和给孩子们的礼物——50本新华字典。父亲也很支持她,决定陪她一起去。

  正月初一,邹丹丹与父亲两人带着一箱字典,从余姚坐火车前往贵阳。第二天傍晚到达贵州惠水县,又给孩子们买了些文具。

  在第三天中午,她们风尘仆仆地赶到敦操乡,打召小学的校长罗永福早早等在那里。因为下雨路滑,两个小时的山路,走得很艰辛。

  一路上,校长告诉她,这一年多来学校新建了食堂,课桌椅也换成了新的,路远的学生开始住校了。

  当晚,邹丹丹住在打召小学的宿舍。山上虽然很冷,但看到这所曾经支教的学校在一年多里变化这么大,她睡得特别安心。

  邹丹丹还去看望了她所资助的一对兄弟,弟弟叫罗小白,12岁,读四年级;哥哥叫罗永江,14岁,读六年级。他们是单亲家庭,父亲患有精神疾病,靠爷爷照顾,来回他们家需要走6个小时的山路。

  再见到曾来支教过的邹老师,兄弟俩可开心了。邹丹丹给兄弟俩每人一个红包,另外还有一大包的文具,她父亲也拿出1000元钱资助这个家庭。

  山里的孩子最缺字典

  1月30日凌晨,邹丹丹回到了慈溪。虽然一路舟车劳顿,但邹丹丹仍然觉得放弃春节假期远赴贵州兑现承诺很值得。“因为字典实在太重了,所以只带了五十本,无法让每个孩子都拥有一本字典,感觉有点小遗憾。”

  昨天,记者也联系了该校校长罗永福,他说学校条件已有所改善,但孩子们在书籍方面还是比较缺乏,尤其是工具书。

  “小学生认字都需要字典,但他们的家庭状况实在太差了,没有多余的钱买字典。”罗永福说,这次邹丹丹送来的50本字典,将奖励给学校成绩较好的50名学生。


来源:慈溪新闻网

吕梁志愿服务网
Copyright @ 吕梁志愿者 All Right Reserved.
晋ICP备09006000号
安全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