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辉和孩子们在一起。
新广州人李晓辉从做志愿者发展到创立助学项目建社工服务中心
25年前,李晓辉从湖南来到广州创业做了一名“小老板”,经营着一家公司的李晓辉在2008年那场雪灾中,义无反顾地踏上志愿者的道路,一走就是9年。现在,他担任广州市越秀区齐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理事长,成了一名公益达人,长期组织策划山区公益助学活动,开展外来工子女义务教育服务。
文、图/广州日报记者林静
1992年,20岁的湖南小伙李晓辉带着梦想来到广州创业,经营一家小公司,是个名副其实的“老板”,生活平淡而自在。所有的改变源于2008年2月的那场雪灾。看着新闻里愈演愈烈的灾情,李晓辉情不自禁加入了火车站志愿者的队伍,从此踏上志愿道路。就这样,一点一滴,坚持了9年。为了给女儿做好的榜样,他也经常带女儿参加公益活动,被志愿者们亲切地称为“晓叔”。
为助学创公益品牌
多年的创业经验,让经常参加公益活动的李晓辉意识到,机构要强大,公益项目不能一味依赖政府购买项目,必须要有自己的品牌公益项目,做好口碑传播,才能获得更多的支持。
此时的李晓辉,已经不是20多年前那个踌躇满志想赚大钱的李晓辉了,志愿服务的经历让他的人生观有了很大的改变,人到中年,他决定把公益当成自己后半生的事业来打拼。
多年来,李晓辉通过多种众筹渠道,筹划“齐志爱心书包”“齐志爱心校服”“齐志公益书屋”等品牌项目,获得不少爱心企业的支持,陆续为番禺大石街团工委、深圳沙井街团工委、碧桂园中国部小学、东风东小学、省实中学天河附属学校等筹办助学活动。
2009年至今,晓叔组织了50多次的公益游山区助学活动,送出了6500多套爱心书包、2200多套爱心校服等近百万元的捐赠物资,脚步遍布广东、贵州、广西、湖南等地。
为公益组建专业团队
经多年的发展,晓叔觉得如果要帮助更多的弱势群体,有必要组建一个专业的团队,几经周折,在2014年初注册成立了广州市越秀区齐志(意为“齐聚爱,志必达”)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并承接了东濠涌驿站的志愿服务。
齐志社工中心以“社工 志愿者”的模式为周边社区提供优质的志愿服务。机构承办的“传递关爱,点亮未来”外来工子女成长新动力的项目获得广州市第二届公益创投资助。
2015年,齐志社工中心组织策划举办7次山区助学活动,筹集资金50多万元,分别前往阳春南湖小学等7所学校助学,并筹建了5间齐志公益书屋,项目获得16篇市级以上媒体报道。2016年1月公益游助学项目获得第六届飞扬奖项目铜奖。
在这些年的志愿服务生涯中,晓叔也获得了不少荣誉。他曾被广州志愿者协会评为“广州志愿服务先进个人”、获得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首届“飞扬奖”,还有广东省志愿者联合会颁发的“广东省志愿服务银奖”等。
白云区均禾街有个“五老”志愿者
退休不退岗 余热暖少年
又讯(记者肖桂来 通讯员 杨镇华、袁焕光)周二到颜乐天纪念中学开展心理辅导,周四到罗岗小学开展青春期教育,周五到清湖小学开展手工艺教育……这并非在职老师的工作安排,而是均禾街“五老”志愿者陈焯培的日程安排。
退休前,陈焯培是一名中学教师,如今他退而不休,在社区多点“上岗”,为辖内学生提供服务。他走进特殊学生家里,帮助他们收获生活信心和学习自信;在他的牵线搭桥下,均禾街不少学子解决了生活困难。
走下讲坛 他当起了志愿者
65岁的陈焯培是土生土长的均禾人,原是颜乐天纪念中学教师,在讲坛耕耘了数十年的他,对家乡子弟成长及下一代事业发展怀着特殊的感情,因此退休不久后,他很快又“上岗”了,被聘为均禾街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不过这次,他的讲坛并不在校园里,而是在均禾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下称“家综中心”)。在那里,他与社工携手为辖内学生提供服务。
陈焯培善于运用激励教育方法,帮助一些学生逐渐走出迷茫的状态。去年,他就通过激励教育,成功帮助一名学子不再沉迷网络,重返校园。原来,去年5月,单亲家庭学生小黄因沉迷网络而辍学,其母亲无法对其进行有效教育,并拒绝社工等热心人士的探访和关心。
从家综中心获悉此事后,陈焯培坚持定期上门探访。入户探访期间,他自掏钱包,为小黄购买了学习书籍、用具,并鼓励他写日记。陈焯培的坚持,打动了小黄及其母亲,并逐渐接受社工的帮助。陈焯培除了入户探访外,还带其走访亲戚、朋友,增强小黄的社会支持网络。陈焯培的付出,在去年10月得到了回报,小黄的母亲终于主动与学校、家综联系,希望送儿子重返校园。如今,小黄在学校里找到了学习的乐趣。
多点“上岗” 关心下一代
周二到颜乐天纪念中学开展心理辅导,周四到罗岗小学开展青春期教育,周五到清湖小学开展手工艺教育……这是陈焯培的日程安排,此外他还负责学生个案以及社区服务。而近期,他正忙着走进校园,为即将参加中考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通过多点“上岗”,陈焯培对均禾地区青少年的情况更加熟悉,当遇到无法解决的事情时,他会通过关工委,及时与妇联、团委、工会等取得联系,寻求最佳解决方式。去年,外来工子女小蒋由于凑不齐学费面临失学,陈焯培获悉后,立即通过关工委,联系工会、妇联、团委、企业、媒体等,为小蒋筹集捐款约2万元,解决了其入读初中的费用。他的善举引起了更多热心人士的关注,如今,小蒋同学3年的学杂费用都得到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