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近日发布《企业公益蓝皮书(2015)》发布会。蓝皮书对中国企业家公益行为以及互联网、房地产、汽车等10个重点行业的公益发展水平进行分析评价。其中,互联网行业企业的公益发展指数为44.69分,在10个重点行业中排名第一。
互联网背景下互联网企业的发展非常瞩目,支撑这些企业慷慨捐赠的首先是因为他们有足够的收入与财力。互联网行业企业家捐赠数额最大,达146.9030亿元,占企业家总捐赠额88.72%,慷慨度达2.55%,最为慷慨。而另一些不慷慨或是极少捐赠的行业可能正在转型期面临挑战,比如危机四伏、需要转型升级的部分制造业,再比如一些存在产能过剩的能源行业。根据报告,这些企业家的捐赠数额几乎为零。平心而论,这也是转型期的一种经济特征,不同行业呈现不同分化,不仅表现在了行业发展,也表现在了慈善公益方面。对于捐赠少的企业,也无需进行过多苛责,甚至是道德绑架。
捐赠以及慈善公益事业,体现一种企业的社会责任,这在近年已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用较为理论的方式来解释,就如中国社科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课题组负责人汪杰所研发出的企业公益评价“哑铃模型”,即“公益管理——品牌项目”模型,这两方面处于哑铃的两头,无论哪方面出现不平衡都会影响企业的良好运作。
同时,捐赠还与社会整体的信任度以及公益事业的专业化与透明化程度紧密相关。不久前,脸书创始人扎克伯格宣布的巨额捐赠消息,几乎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与评论,我国一些论点也开始比拟国内企业家,抱怨国内难出捐赠力度这么大的企业家。其实,在抱怨的同时,不如实实在在地去想想我们还缺乏哪些支持与鼓励大量捐赠的社会环境与法律法规。也有我国企业家认为,今后只要中国的公益慈善立法完善,管理先进,有公信力,跟国际接轨,很多企业家都会裸捐。
捐赠,绝不仅仅是一种短时或是一过性的行为,它的背后其实是一种慈善文化。而文化层面是最不容易发生改变的。不过,事情也在不断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中国的慈善文化也正在一些顶级企业家的影响下不断得到带动。比如银泰集团董事长沈国军在接受相关采访时曾说过,他跟马云、比尔盖茨、牛根生、任志强等人吃了一顿晚饭,席间一直讨论的是慈善话题。他认为,企业家联合起来做创新公益,是很有意思的事。
可见,中国人历来不缺善心,只不过囿于缺乏善心发挥的专业化渠道与慈善文化。捐赠行为对慈善文化是一种有效的推动,立法等方面也应尽快顺应这些情况推陈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