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题为《我想跟爸爸妈妈一起吃晚饭》的作文刷爆网络,被网友称为“最催泪作文”。“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我就自己学会了做饭,一个人烧、一个人吃……为了让家里看上去不那么冷冰冰、静悄悄,我经常开着电视机吃饭……爸爸妈妈,希望你们能抽空陪我吃吃饭,我可以给你们烧一桌好吃的……”(11月4日荆楚网)
从“最悲伤作文”到“最催泪作文”,从“6月9日贵州毕节市4名留守儿童被发现在家中喝农药集体自杀”到“今年6月14日河南邓州市一名12岁女童为救落水的弟弟溺水身亡”,留守儿童成长之痛似乎从未走出媒体的关注,也从未从社会的广泛关注中真正淡出。
留守儿童问题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产生的一个社会问题。城市化推进的过程中,农村逐渐从资源的供给方变成一种附属品,留守儿童的产生正是这种“附属品”地位的生动注脚。在原有的城乡关系难以维系之下,是时候构建一种新型的城乡关系,譬如让“城市反哺农村”体现得更充分。在这种反哺中,首先应该将重点放在“人”的身上,留守儿童便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据公益组织“上学路上”今年6月发布的《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显示,全国15.1%的留守儿童几乎全年见不到父母,4.3%的留守儿童全年接不到父母一个电话。这么多留守儿童全年见不到父母,甚至全年听不到父母的一声问候,这固然有父母工作忙或难以承受相关费用的客观原因,同时肯定也有一些父母主观上对孩子重视和关心不够的原因。
从根本上说,要解决留守儿童面临的诸多问题,需要“取消”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原因,这在逻辑和实践上有两个办法,一是农村和相对落后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得到大幅改善,孩子的父母在家附近就能实现就业和创业,不再需要背井离乡外出务工;二是城市充分善待进城务工人员,为他们提供不失基本水准的公共服务与保障,包括为他们的随迁子女提供公平的教育服务,使外出务工者可以带着孩子在城市生活,让孩子无需长期在家留守。
上述着眼于“治本”的长久之计的办法虽好,却不可能在朝夕之间一蹴而就。当务之急是,在留守儿童问题产生原因暂时无法“取消”的情况下,通过切实做好“治标”工作,为“治本”赢得时间、创造条件。对农村和相对落后地区而言,政府在全面掌握留守儿童动态信息的基础上,建立保障和关怀留守儿童的工作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稳定持续、监督有力、严格问责的政策措施,并鼓励、支持公益组织和社会力量参与留守儿童工作,集社会各方有心之力共同关怀和体贴留守儿童的生活和成长,坚决杜绝留守儿童无人监护、“自生自灭”的现象,最大限度防止留守儿童遭遇各种意外伤害和人身伤害。
在当下社会,留守儿童不应只是“悲伤”和“催泪”的代名词,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和身心成长如果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将是整个社会无法承受的永远的痛。如何让儿童不再“留守”,让骨肉不再分离,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