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瘤患者小月月给闫建生看自己绣的十字绣
“他们是一群来自星星的孩子,他们不与人交流,虽然大家在网站上已经了解了一些关于自闭症的知识,但在活动中,还是希望更多一些耐心,更多一些细心……”3月28日,在位于吕梁市离石区龙山路的离石区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大厅里,来了一群穿着红马甲的年轻人,其中一位志愿者在不断地叮嘱着同伴应该注意的事项,“最重要的是,大家不要在活动现场拍照。”
这个年轻人就是闫建生,在4月2日“世界自闭症日”到来之际,趁着周末,他带领吕梁市离石区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同伴们,来看看这些被称为“来自星星的孩子”的自闭症患儿。
A 通过游戏与自闭症儿童交流
闫建生希望通过志愿者的努力,帮助这些自闭症儿童,通过志愿者的行为,让更多的人了解、关爱他们,让他们不再孤单。3月10日,在与离石的自闭症康复中心联络后,闫建生和他的团队发起了“与爱同行,关爱‘星星’儿童”的倡议,短短半个多月时间内,就收到了大量来自志愿者和社会爱心人士捐赠的衣物、儿童玩具以及文化用品。同时,为了更好地与孩子们交流,他还组织了志愿者进行培训,学习了“自闭症”的相关知识和交流时的注意事项。
3月28日,闫建生和13位志愿者带着社会各界的爱心来到康复中心内,和20多名孩子们一起交流、玩耍。为了更好地和孩子交流,他们创作和设置了很多游戏类节目。“音乐问候”,锻炼孩子们与陌生人的眼神交流;“泡泡糖游戏”,让孩子们主动与身边的朋友接触……游戏现场,闫建生注意到了一个漂亮的小女孩冉冉(化名)。冉冉今年7岁了,特别好动,“在泡泡糖游戏环节,我试着跟她握手,但很快她就离开了。”闫建生并没有放弃。
“彩虹伞游戏”是这次活动中一个独特的环节,志愿者和家长们一起为孩子们撑起了“保护伞”,此时冉冉正好就在闫建生身边。他再次和她互动起来,鼓励冉冉不要害怕,黑暗来临时也不要害怕,有爸爸妈妈和叔叔阿姨的爱,就能勇敢地面对。虽然只是短暂的交流,但冉冉还是感受到了闫建生和志愿者们的呵护,在最后的“麻花卷”环节中,冉冉和闫建生一起协作,卷起了彩虹伞。
“挺好的!”看着女儿和志愿者玩得高兴,冉冉的妈妈高女士眼圈湿润了,“有这么多爱心人士关注,女儿会一天比一天好的。”
B 意外邂逅,让他成为一名志愿者
说起与志愿者结缘,闫建生说那是很意外的一次邂逅。
2004年,二十出头的闫建生成为了“北漂”的一员,那年的“五一”前后,已经待业多天的他得知北京朝阳国际音乐节正在招募志愿者。“当时并不懂得什么是志愿者,但每天80元的补助,还包吃饭的待遇,着实很诱人。”闫建生说,经过考核、培训之后,自己第一次成为了一名志愿者。
“那段日子很辛苦。”当时,闫建生住在通州,每天早晨5点多就要起床,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颠簸来到服务场地,晚上9点多才能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一整天,连坐都不能坐。”回想往事,闫建生的总结就一个字“累”,“但我收获了很多,有很多事情不是赚钱能够得到的。”结识了很多朋友、学到了志愿服务的知识,闫建生觉得自己更充实。
第一次志愿服务,累并快乐着,也开启了他的公益之路。重新就业后,闫建生通过网络找到了一些志愿者团队,只要有时间他就去参加。一次在老人院做社工的经历,让闫建生难以忘却。“她是一个很普通的老太太,当我们前去老人院帮助的时候,她并不愿意参加活动,而是独自一个人坐在那里翻扑克牌。”闫建生说,一副扑克牌,老人从头翻到尾又从尾翻到头,“我当时就想,如果她能和我们一起,会更快乐一些。”闫建生试着和老人去接触,但没有效果,“最初我觉得是因为老人性格内向,后来才知道,老人是因为孤独,而不愿意与陌生人接触。”
那一次的经历,也让闫建生对如何帮助别人有了自己的思考。随后因为工作原因,他回到了离石,通过网络开始了志愿服务的道路,助残、扶弱、传播公益、倡导文明,渐渐地,他的身边聚集了更多志同道合的人,成立了青年志愿者协会。“我更希望做一些有希望的公益活动。”闫建生阐述了自己的公益理念——去关注因为贫困上不起学的儿童,让孩子有机会改变自己的人生;去关注孤寡老人,让老人不再孤独,感受到孩子们在身边的温暖。
C 让小月月看到希望学会本领
经过几年的摸索,闫建生和他的团队确立了自己的公益模式:常规项目+阶段性活动。关爱脑瘫儿童、帮助血管瘤患者小月月、看望光荣院的老人是团队的3项常规活动,其中帮助血管瘤患者小月月成为了闫建生和志愿者们每周的“必修课”。
“叔叔好!”3月29日上午9时,当闫建生再次走进离石西崖底山腰上的一处窑洞时,小月月高兴地挥挥手。小月月是一名血管瘤患者,不断增大的肌瘤压迫着神经,让小月月失去了正常生活的能力。“我们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她的生活就是趴着的。”闫建生还记得3年前的那一幕,小月月独自一人趴在窑洞掌上的一张床上。“没有治愈的希望,也没有人陪她。孩子的家长只是希望我们多陪她玩会儿。”从那以后,闫建生和志愿者们就把小月月当成了自家人,每周都会过来陪她玩耍,和她聊天,教她知识,“每一次都会确定一个主题,教她手工制作、给她讲飞行的原理……”
“从来没有想过她能坐起来。”闫建生说,一次偶然的机会,通过志愿者张智勇,邀请了香港的专家给小月月做康复训练,“专家分析了情况后表示,孩子不能再趴着了,会压迫到上身。”在专家的指导下,依靠着铺盖、枕头,小月月神奇地坐了起来,随后,通过香港专家的指导和资助,闫建生和志愿者们为小月月做了一张康复训练床,小月月还有了特制的轮椅。如今小月月已经能够独立起床,再从床上挪到轮椅上,天气暖和的时候还能到院子里晒晒太阳,甚至还可以自己洗衣服了,为了让轮椅方便进出,志愿者们还用砖块铺设了无障碍便道。
现在,小月月不仅能够照顾自己,还掌握了一些技能,闫建生又开始考虑,帮助小月月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去年,我看到她用十字绣绣出钟表图案后,就琢磨着能不能让她的十字绣通过网络卖出去,补贴家用。”闫建生说。
小月月拿出了自己的作品给闫建生看,那是一幅“家和万事兴”的十字绣。“去年开始绣的,就剩下一块没有绣完了。”看着闫建生,小月月的脸上始终洋溢着笑容,闫建生走到哪儿,她的目光就跟到哪儿。小月月说:“是闫叔叔和志愿者的哥哥姐姐们,给了我继续生活下去的希望。”
小月月还悄悄地告诉记者,她最想对闫叔叔说的就是:“谢谢!”
本报记者 王小强
○公益档案
闫建生,男,33岁,吕梁市民政局优抚科科员,吕梁市离石区青年志愿者协会理事长、吕梁市慈善总会志愿者服务队队长,并入选山西省志愿者协会第五届理事成员。2009年年初,闫建生等人通过网络自发倡议成立吕梁市离石区青年志愿者协会,2011年9月10日,协会正式成立,2013年5月5日登记注册,现有注册志愿者403人,作为吕梁市成立早、规模大的志愿者组织,协会以“服务社会,助残扶弱,传播文明”为中心开展工作,倡导“参与、互助、奉献、进步”的义工精神。
○公益之路
从2009年起,他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开展社会工作。作为一名志愿者,他带领志愿者们为社会公益和服务工作做出许多突出的成绩和贡献。
2010年年初,当他得知当地仍有小学在混班上课,全校只有一个老师的情况后,便组织志愿者们利用假期开展支教活动。之后,与一支专业支教队合作,已经成功开展了5年的支教活动,受益学生达2000余名,覆盖兴县、临县等共8个县市区的20余所学校。
此外,他还连续3年组织“六一·大手拉小手”活动,带着来自偏远农村的留守儿童感受城市生活,并且为孩子们送上学习用品等。他还发起定向资助贫困家庭子女上学的活动,为孩子们能够长期得到资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每年,他都会带领团队与相关单位合作,组织大型的公益宣传活动,先后参与了预防未成年孩子被拐、消防安全、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关爱生命,远离毒品”“见义勇为,拒绝冷漠”等等大型宣传活动。
在他的带领下,志愿者队伍不断扩大。2013年,被吕梁市委宣传部授予 “最美吕梁人”称号。
○公益梦想
我的梦想就是人人公益。当你总提及公益这个事情的时候,就说明对公益还不够重视。等有一天到了人人公益的时候,就不会再强调志愿者的身份,而是只要有能力就去帮助他人,比如你是电工,上班时给人修理电路很正常,下班后仍可以无偿地帮需要帮助的人修理电路。每个人都能做到这样就好了。